更新时间:2025-09-23 04:02:26
#30th BIFF 2025.9.21于釜山新世界CGV电影院。开场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看,友说:现在关于世越号还能有什么表达吗?我说:从描述看应该是对“创伤”的描绘吧。确实如此,这部电影并没有超出我们的想象,描绘了一种关于创伤与疗愈的可能(与否)。但是,一个半小时的观影中,韩江在关于济州岛大屠杀的小说《永不告别》中的一句话一直回荡在我脑中:“死亡怎么会如此生动?” 起初很难理解片名为什么叫《接力赛》,明明在世越号惨案中救援了多人的金东洙是一位天色未明就出门的孤独跑者。越看越明白了“接力”何在:十年过去了,创伤在延续,无法结束,无法忘记,也无法获得理解,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金东洙只能用自残和摧折生理极限的方式勉为苟活。 作为济州岛原住民,他妻子的父亲则是1948年“4•3济州岛大屠杀”的受害者,由此,世越号惨案勾连起另一桩更深远的历史创痛。片中两度出现大屠杀的问责与纪念活动,妻子崩溃痛哭地控诉:“在我出世之前,我的父亲就去世了。我常暗自埋怨为何我的父亲不是战争英烈,不然我就可以享受烈士遗属的福利。直到我知道了真相后,我只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在此终结。” 1948年的四月,2014年的四月,创痛形成回环相互连接,崩溃与眼泪,穿过文化和疆界的隔阂刺激着我,于是我也感到深重的创伤被激活了。好痛,好累,我在黑暗中默默流下眼泪。 疗愈是可能的吗?有一些尝试出现过,承继父亲的意志选择成为消防员的女儿,一次一次沉默的奔跑。2024年的四月,为了纪念在世越号惨案中离去的生命,金东洙跑完了学生们在济州岛春游中计划的路线——或许只有在这种意义上,创伤有被疗愈的可能,不会过去,不被忘记,但是可以被承接,被传递,就如韩江为另外一桩历史惨案描摹的精神状态:永远不做告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第一部镜头对准正视姛眞实关系的?
下一篇:平平无奇的复仇惊悚片
十二封信和唐亦尋,走不出的九月
暴风眼中的共生与觉醒
4年后再看《新·福音戰士 劇場版 終》 :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观后随笔
李莲花不需要可怜。
有触动,有惊喜,也有一点吐槽
论如何在虚拟作品之外获取与其之中一样的庇护
Debris Documentar (2012)
宁受万箭穿心,不斩心中之道
身处台风眼的女性们
从王权富贵的寻心问道之旅,看人的三次觉醒。我们能从王权富贵的强者叙事中学到什么?
这场因父亲病危仓促开启的家庭重逢,终究成了一场穿越几十年误解、直面两代人伤痕的和解跋涉。
第一次看剧看到迷茫,虚脱...
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
先看完韩版再来补看法国原版
亲子关系
勉强能看,超出我对国产惊悚片的预期
时间的灰烬
想要认识爱情,你得看看《春逝》
同为华夏人,该骂就得骂!
